(漢聲電臺 記者張忠恕 /臺北報導)
清明節即將到來,臺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49件應節祭祀食品,結果有5件不符規定,分別是黃麴毒素超標及食品添加物殺菌劑過氧化氫,另查核1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。
為維護市民朋友食用應景食品衛生安全,臺北市衛生局在清明節前至轄內潤餅皮專賣店、廟宇周邊食品販售店、市場、連鎖超市及批發零售業者等地點,抽驗49件應節食品,包含豆干絲及豆干、花生粉、潤餅皮、豆芽菜、糕粿類食品、素肉祭祀食品、果凍及潤餅成品,檢驗結果5件不符規定,其中3件「花生粉」檢出黃麴毒素超標,2件豆類製品「豆干絲」檢出食品添加物殺菌劑過氧化氫,另查有1件「草仔粿(蘿蔔絲)」屬包裝食品未標示有效日期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,針對不符規定產品,已令販售地點業者立即下架不得販售,她也呼籲業者,應加強供應商及倉儲管理,注重原料驗收與自主檢驗措施,以確保原料與成品符合規定。(訪音)
林冠蓁也提醒民眾,在選購食品時,最好向信用良好的廠商購買,勿以產品的色澤為取向,對於異常白皙或偏離傳統色澤太多的食品,要提高警覺,並優先選擇完整包裝產品,留意產品上是否有完整明確的中文標示,以掌握完整的產品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