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漢聲電臺 記者景義婷/臺北報導)
勞動部今(17)日於例行記者會說明新發布的「緩衝車使用安全管理指引」,指出近年國道及快速道路發生多起緩衝車衝撞事故,為防止公路施工區遭外車突入或追撞,造成嚴重職業災害,勞動部邀集交通部及所屬高速公路局共同研商,建立緩衝車使用、駕駛管理及防撞應變等安全規範。
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林毓堂表示,緩衝車是一種特殊用途車輛,主要用於保護道路施工人員、設備及後方車輛安全,車尾裝設的吸能模組可在發生追撞時吸收撞擊能量,大幅降低人員受傷風險,有效減輕事故衝擊。依據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統計,110年至112年間,國道施工車輛事故共發生237件,其中施工人員死亡5人、受傷8人,多數事故肇因於未設置或未正確使用緩衝車,顯示加強緩衝車防護作業安全的必要性(訪音)
勞動部強調,國道及快速道路施工風險極高,施工單位除了須依職業安全衛生與交通法規設置安全設施外,使用緩衝車時也應遵循指引落實防護措施,同時呼籲用路人遵守速限、保持安全距離,並配合現場交通管制,共同維護施工人員與自身行車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