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漢聲電臺 記者張忠恕/臺北報導)
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今天表揚推動紡織品循環採購14家業者。藉由邀集公私部門共同採購單一材質製造的制服或團體服飾,並請供應商提供回收或保固維修等方式,提升紡織品資源可循環再製,營造紡織品全循環新願景。
為解決快時尚衍生廢紡織品去化處理問題,歐盟已在2024年頒布《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(ESPR)》,預計2027年起,分別將針對紡織品等11項產品導入易回收、可維修、減少有害物質等設計原則,並推動數位產品護照與綠色採購。而因應國際趨勢,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從生產、使用、回收與再利用等面向推動紡織循環策略,並成立「紡織循環聯盟」,截至114年8月已串聯92家單位。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,113年公私部門循環採購情形,共採購循環聚酯纖維服飾約5萬件,若全數回收再製,預估可減少約1.7萬公斤舊衣與21萬公斤碳排放。
未來,循環署將持續擴大推動紡織品循環採購,邀集更多公私部門響應。賴瑩瑩說:(訪音)
資源循環署今天表揚推動紡織品循環採購14家業者,期望鼓勵更多供應商加入紡織循環採購及加入紡織循環聯盟,共同推動永續時尚與循環經濟。